世界神话与“蛇”
蛇的故事的发生演变,萌于原始处民的一种朦胧意识,流传在各民族。由于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民族差异,因此出现了很多蛇的异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
神话具有普便的世界性但从轴心时代开始,随着世界上几大文明的形成,地方性知识开始发展出各自特异的品格。于是,承传自时间悠远的深处的神话无不遭遇被新型的地方知识改造的命运。一方面,远古的神话被吸纳、收摄到地方知识的总体系统当中;另一方面,这些神话又被地方知识重新阐释,从而获得了转换的存在形式。这就是同样的母题“蛇”在世界文化中有着异彩纷呈的形象。
一。西方的《拉米亚》与中国的《白蛇传》
《拉米亚》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叫李西亚斯的希腊人,年龄25 岁,行走在桑克里与柯林斯之间,遇见一位美丽妇人。这妇人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回家去了。这位青年原是一位哲学家的学生,一向清心寡欲,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这回他却坠落情网,和这位妇人同居了很久,心满意足。最后便同举行婚礼。宾客中来了一位叫阿波罗尼亚斯的人,他居然看出这位妇人是蛇变的,是一条“拉米亚”。而她的房屋、家具也全是魔幻的。当阿波亚斯发现她的正式面目时,这位妇人哭了,求他不要声张。但阿波罗尼亚斯没有感动。于是,这位妇人在阿波罗尼亚斯的打击下。连同她的房屋家具突然不见了。这个故事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有着惊人的相似,都象征着感情与理智的对立。只不过在中国蛇最终修炼成人,其结局是皆大欢喜,而西方的《拉米亚》则是以美女蛇和青年人的死亡悲剧而告终。
二。埃及的《拉神巡游》
在埃及文化中,蛇是神的仆从,是各种湖泊、宝藏、城堡的守护者。《拉神巡游》神话中,巴胡山的山顶端有一条长30 腕尺长的蛇,蛇皮是乌黑色的,还有着闪闪发光的金属斑纹。这条蛇日夜守护着巴胡山,守护着辽阔的碧绿水面,除了拉神乘坐永恒的太阳船经过,没有谁感在这里走动。而给拉神的太阳船引路的是一条巨大的双头蛇,蛇头上戴着古埃及南北王国的双面王冠。在太阳船经过的冥间,每个夜王国的国门都有凶猛的蟒蛇把守。当陌生人走来时,守候在城门的两条巨大的蟒蛇就迅速行动起来。一条爬到大门的最高之处,一条爬到门底下,从蟒蛇口中喷出可怕的毒液,过往的人就被挡在城门外。
三。《伊索寓言》
在《伊索寓言》力有着众多的蛇的小故事。例如:《农夫和蛇》、《捕鸟人和毒蛇》、《狐狸和蛇》、《乌鸦和蛇》、《蛇和鹰》、《燕子、蛇和法院》、《蛇和宙斯》等等,不一而足。在这里蛇是善于伪装的家伙,是隐藏的敌人,是致命的打击,是死亡的陷阱,是丑陋的代名词。
四。中国神话中的“蛇”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女娲、伏羲这些受人尊敬的创世神,形象虽然高大,却是半人半兽。据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广博物志》),“女娲氏风姓,蛇首人身”(《史记》),“伏羲人头蛇身”(《无中记》)。这些形象都与蛇有关,反映了我过古代人的图腾崇拜心理。中国人的图腾是龙,而龙的形象有这样的记载:“角似鹿,头似驮,眼似兔,顶似蛇,⋯⋯”(《尔雅翼》)。中国信龙而龙有是以蛇为基础的,故蛇有称
“小龙”蛇是龙的图腾,蛇是一种“灵物”,人们又说“在天为龙,在地为蛇”。有人认为: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图腾,龙的原形是一种大蛇。这些都反映了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东方“蛇”意象与西方“蛇”意象
与东方“蛇”相比,西方“蛇”怪诞又残暴。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身材高大可怕,血红的眼睛,头发间蠕动着条条毒蛇,复仇女神一手拿着火把,另一只手操着有蛇交织而成的长鞭;半人半蛇的厄恪德娜;生下了许多害人的怪物狮头羊身蟒尾的恪迈拉;看守着冥界的三头蛇刻耳柏洛斯;一百个头的勒耳那水蛇;人面蛇身的拉米亚是个专吃儿童的女妖;拦住路人猜谜的斯芬克斯等都是与人类作对的妖魔。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蛇女有着中华民族文化遗传因子,具有善良、勤劳、勇敢富有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美德。这些美德在其历史上积淀、升华,使蛇女从神话中走向人间,成为人类的一种艺术象征。印度虽然也盛行崇拜,经常举办“蛇节”,却仅停留在
对蛇的自然特性上,还未能上升到社会文化的高度。因此,尽管印度蛇女故事起源很早,影响很大并流传至今,却还仅是情节简单的传奇。而西方没有蛇崇拜的传统,相反,蛇往往是某种凶—恶的神秘力量的代表,是怪诞凶恶的毒蛇形象。
神话具有普便的世界性但从轴心时代开始,随着世界上几大文明的形成,地方性知识开始发展出各自特异的品格。于是,承传自时间悠远的深处的神话无不遭遇被新型的地方知识改造的命运。一方面,远古的神话被吸纳、收摄到地方知识的总体系统当中;另一方面,这些神话又被地方知识重新阐释,从而获得了转换的存在形式。这就是同样的母题“蛇”在世界文化中有着异彩纷呈的形象。
一。西方的《拉米亚》与中国的《白蛇传》
《拉米亚》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叫李西亚斯的希腊人,年龄25 岁,行走在桑克里与柯林斯之间,遇见一位美丽妇人。这妇人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回家去了。这位青年原是一位哲学家的学生,一向清心寡欲,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这回他却坠落情网,和这位妇人同居了很久,心满意足。最后便同举行婚礼。宾客中来了一位叫阿波罗尼亚斯的人,他居然看出这位妇人是蛇变的,是一条“拉米亚”。而她的房屋、家具也全是魔幻的。当阿波亚斯发现她的正式面目时,这位妇人哭了,求他不要声张。但阿波罗尼亚斯没有感动。于是,这位妇人在阿波罗尼亚斯的打击下。连同她的房屋家具突然不见了。这个故事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有着惊人的相似,都象征着感情与理智的对立。只不过在中国蛇最终修炼成人,其结局是皆大欢喜,而西方的《拉米亚》则是以美女蛇和青年人的死亡悲剧而告终。
二。埃及的《拉神巡游》
在埃及文化中,蛇是神的仆从,是各种湖泊、宝藏、城堡的守护者。《拉神巡游》神话中,巴胡山的山顶端有一条长30 腕尺长的蛇,蛇皮是乌黑色的,还有着闪闪发光的金属斑纹。这条蛇日夜守护着巴胡山,守护着辽阔的碧绿水面,除了拉神乘坐永恒的太阳船经过,没有谁感在这里走动。而给拉神的太阳船引路的是一条巨大的双头蛇,蛇头上戴着古埃及南北王国的双面王冠。在太阳船经过的冥间,每个夜王国的国门都有凶猛的蟒蛇把守。当陌生人走来时,守候在城门的两条巨大的蟒蛇就迅速行动起来。一条爬到大门的最高之处,一条爬到门底下,从蟒蛇口中喷出可怕的毒液,过往的人就被挡在城门外。
三。《伊索寓言》
在《伊索寓言》力有着众多的蛇的小故事。例如:《农夫和蛇》、《捕鸟人和毒蛇》、《狐狸和蛇》、《乌鸦和蛇》、《蛇和鹰》、《燕子、蛇和法院》、《蛇和宙斯》等等,不一而足。在这里蛇是善于伪装的家伙,是隐藏的敌人,是致命的打击,是死亡的陷阱,是丑陋的代名词。
四。中国神话中的“蛇”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女娲、伏羲这些受人尊敬的创世神,形象虽然高大,却是半人半兽。据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广博物志》),“女娲氏风姓,蛇首人身”(《史记》),“伏羲人头蛇身”(《无中记》)。这些形象都与蛇有关,反映了我过古代人的图腾崇拜心理。中国人的图腾是龙,而龙的形象有这样的记载:“角似鹿,头似驮,眼似兔,顶似蛇,⋯⋯”(《尔雅翼》)。中国信龙而龙有是以蛇为基础的,故蛇有称
“小龙”蛇是龙的图腾,蛇是一种“灵物”,人们又说“在天为龙,在地为蛇”。有人认为: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图腾,龙的原形是一种大蛇。这些都反映了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东方“蛇”意象与西方“蛇”意象
与东方“蛇”相比,西方“蛇”怪诞又残暴。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身材高大可怕,血红的眼睛,头发间蠕动着条条毒蛇,复仇女神一手拿着火把,另一只手操着有蛇交织而成的长鞭;半人半蛇的厄恪德娜;生下了许多害人的怪物狮头羊身蟒尾的恪迈拉;看守着冥界的三头蛇刻耳柏洛斯;一百个头的勒耳那水蛇;人面蛇身的拉米亚是个专吃儿童的女妖;拦住路人猜谜的斯芬克斯等都是与人类作对的妖魔。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蛇女有着中华民族文化遗传因子,具有善良、勤劳、勇敢富有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美德。这些美德在其历史上积淀、升华,使蛇女从神话中走向人间,成为人类的一种艺术象征。印度虽然也盛行崇拜,经常举办“蛇节”,却仅停留在
对蛇的自然特性上,还未能上升到社会文化的高度。因此,尽管印度蛇女故事起源很早,影响很大并流传至今,却还仅是情节简单的传奇。而西方没有蛇崇拜的传统,相反,蛇往往是某种凶—恶的神秘力量的代表,是怪诞凶恶的毒蛇形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