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木兰
上文学史论的时候,老师说到林语堂,木兰就忽然跑到我的脑海中。那个京华烟云里的理性女子,那部洋洋洒洒厚厚一本的小说,原文乃英文,后来被翻译成中文,那是两年前的深夜电视节目,促发我拿起这本书重读。一本叙说着中国式的家庭、爱情、婚姻以及历史大背景的小说。
《京华烟云》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红楼梦》,林语堂他自己也说过,他书中的人物都是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原形,如“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岩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风姐而无风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执,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等等。
在《京华烟云》中,我所看到的生命意义,不是红玉、黛玉般的苛求与哭泣;不是莫愁、宝钗般的守旧与乏力;而是木兰般的刚毅、坚强、快乐地面对现实,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
木兰是不幸的,丈夫爱上别人,聪明理性的木兰尽管在悲伤与无奈的境地,却还是用了最高明的方法保全了自身的高雅。本与孔立夫情投意合,可是偏偏现实社会经常跟我们开这样的玩笑——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仿佛也在扮演着木兰的这个角色。说倔强吗?陈强吗?最终还是输了。但是却是输得美丽。木兰不原意接受旧时代的封建,但也极不愿意丑化自己,于是,只得把悲伤掩埋在心的角落。那一年,木兰的形象就这样深深根植在我的心里。悲剧发生时,我暗自用木兰提醒自己。
京华烟云的故事在战争中结束,战争冲淡了许多儿女情愁,残酷的战争给予我们的真理是——只要还活着,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但是,在我看来,木兰是非常悲伤的, 她最大的能耐是可以将悲伤掩埋,超理性的她无形中以自身的悲伤换来刚强与冷静高雅的评价。我不禁要问:值得吗?
想起木兰,想起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我想来,高喊木兰形象的时代已过,活出自己才最重要。
《京华烟云》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红楼梦》,林语堂他自己也说过,他书中的人物都是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原形,如“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岩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风姐而无风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执,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等等。
在《京华烟云》中,我所看到的生命意义,不是红玉、黛玉般的苛求与哭泣;不是莫愁、宝钗般的守旧与乏力;而是木兰般的刚毅、坚强、快乐地面对现实,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
木兰是不幸的,丈夫爱上别人,聪明理性的木兰尽管在悲伤与无奈的境地,却还是用了最高明的方法保全了自身的高雅。本与孔立夫情投意合,可是偏偏现实社会经常跟我们开这样的玩笑——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仿佛也在扮演着木兰的这个角色。说倔强吗?陈强吗?最终还是输了。但是却是输得美丽。木兰不原意接受旧时代的封建,但也极不愿意丑化自己,于是,只得把悲伤掩埋在心的角落。那一年,木兰的形象就这样深深根植在我的心里。悲剧发生时,我暗自用木兰提醒自己。
京华烟云的故事在战争中结束,战争冲淡了许多儿女情愁,残酷的战争给予我们的真理是——只要还活着,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但是,在我看来,木兰是非常悲伤的, 她最大的能耐是可以将悲伤掩埋,超理性的她无形中以自身的悲伤换来刚强与冷静高雅的评价。我不禁要问:值得吗?
想起木兰,想起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我想来,高喊木兰形象的时代已过,活出自己才最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