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ath or Not To Bath ?

说到洗澡,还可以是一个文化问题。

早上洗了澡就去上课,尽管头发已经用吹风机吹过好几遍了,可是冷空气里的湿因子还是喜欢粘在上面,没办法之下,只好就这样顶着一头将干未干的头发上课去。
坐在没有暖气机的教研室里,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旁边的同学关心地以为我感冒了,贴心递来一张面纸,低头一看是“洁柔”,呵呵,贴心的牌子,贴心的面纸,我点头微笑以示谢意。

下课后,一起走在路上,洗澡的话题就此开始。同学怪罪说我一定是冷天洗澡了,还选了那么一个“冷冷的早晨”。我说,习惯天天洗澡,而且每洗澡必洗头。春夏秋冬,和洗澡的约会从来没间断。

同学却说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并没有天天洗澡,至多只是简单梳洗一下。他们对于天天洗澡的坚持不能理解,我对他们冬天不天天洗澡的习惯也无法理解。但是,毕竟只是不同的环境与文化,都可以接受。

想起在台湾的大学时代,那时候,宿舍一层楼只有几间浴室,而且冬天的热水有时间限制,只在傍晚五点至八点三个小时,一旦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热水了。因此,经常必须提着水桶去浴室排队,长长的水桶有时候还要排到门口去,有好几次因为好心礼让,不是洗澡洗到一半热水停止供应了,就是完全没热水可用。唯独马来西亚同学,还是坚持要洗澡,结果听说冬天洗冷水澡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强身健体。哈尔滨的人不是流行冬泳吗?道理大概一样。

同学之中,有的住在南湖校区,听说宿舍的浴室没有热水,因此他们必须把盥洗用具带到主校区这里的澡堂洗澡。我说我的房间里有属于自己的专用浴室,而且全天候的热水,同学都瞪大眼睛煞是羡慕,我却感到很抱歉。说完之后,同学把书包打开给我一看,除了书本之外,还有沐浴毛巾和沐浴露,我差点忍不住,就要提供我的私人浴室给他们。但是,在情感和理智之间,我选择了理智。

说到洗澡,就经常让我想起三毛的《沙哈拉流浪记》,里头有一篇关于当地人在长长的海岸边一年洗澡一次的壮大盛会,把水龙头灌进肠胃,连内脏都清洗的叙述,中学时阅读过后,就久久难忘,一直让我匪夷所思。

我又感冒了,医生朋友说,感冒要洗澡,母亲却一直叮咛说,感冒最好不要洗澡,忍一忍吧。于是,我想到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那么,今天,我的命题是:“to bath or not to bath, that is the question.”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