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点点悟也

I.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笔不是笔,书不是书。
因为有木,有铅,有纸,有具,有人
笔成其为笔,书成其为书。
万物皆缘,缘聚成型,
缺一因缘,型必成空。
凡眼所见,目所识,
皆为虚相,同一我相,
世间执着,烦恼根生。

(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說世間的任何現象包括壯嚴的、醜陋的、染汙的、清淨的、平常的、神聖的、善良的、罪惡的等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虛妄不實。因而,我們在修學佛法中,不能以有所得的心,去取著任何一種相。我們起心著相,這個心必然是妄心,那個相也必然是妄相,似有得,實乃無得。)

II.
执我之心,你我有之,
心有差别,故有争之。
善恶美丑,烦恼快乐,
心之所往,念之所生。

(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III.
不停追求,无尽占有,
世间总总,终必成空。
执我执法,嗔痴烦恼,
不住我相,心自然降。
佛说般若,即非般若,
般若本无,何来般若。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 )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