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上国学典籍课,当下课的悠扬钟声响起时,张三夕老师忽然说,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下一堂开始,由高华平老师给你们上,同学的掌声顿然响起,把悠扬的钟声覆盖了,与我来说,却是不合时宜的掌声,因为带着不明确的含义,是感谢表扬眼前的老师,还是对下一位老师的预先欢迎。在疑与惑之间,对老师的“不舍”多一点,怎么才一转眼,老师的四堂课就结束了。

每次上张老师的这一门课,一共将近三小时,与我来说,与其当成公共必修课,还不如当成“修身必修课”,老师总是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教授我们许多修身做人的道理,每次上课,就会情不自禁地一边听课,一边自我反省,获益良多。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的是:《论语》与儒家的人生智慧。大学时代,读过宋学家朱熹的《论语集注》,可惜当时并没有以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去研读,倒是东拼西凑地写出几篇作业交给老师,事隔多年的今天,透过张老师,让我重温了《论语》的智慧,感觉如沐春风,仿如把失去的自己给找回来了。

老师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当老师?按《论语》,“学而不厌,悔人不倦,可以为师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看来,当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两个了。而今深夜,我趁着记忆犹新,把今天老师的最后一堂课重温一下,算是身为学生对老师的一份敬爱。

古往今来,总所周知,《论语》是儒家的智慧经典,里头包含着许多人生智慧,归纳之,可获以下几点:

一.“仁”的智慧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因此对于不同学生的提问,皆给予不同的答案,但是其道理却是一以贯之的。“仁”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形而下的道德修养。“仁”与“人”同义也,于是,它成了一种调整人际关系的智慧。“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及人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语谨慎为仁”。老师特别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大字,在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里,已经成为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同时这八个字,也被高高地挂在联合国大楼的门面,它成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准则。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牢记此言,世界必定走向和平。孔子的智慧不是宗教宣言,但却给后人提供了很重要的行为准则。

二.“中庸”的智慧
何谓“中庸”,不偏不倚之谓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哲学准则。朱熹《四书四书章句集注》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在现实生活中,要达到一种“中庸”之道,是不容易的。若能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是中庸。我不禁想起“过犹不及”,这个“过”就是等于“不及”,过分聪明了,就是等于变笨了,有所谓天才与白痴,不过一线之间也。

三.“学习”的智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说明学习是一种快乐。经常觉得人生就是不断在学习,如今能够回归校园,更是一种幸福。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矣!”,你我都是平凡人,我们都在学习,因此还好我们是属于第二等人,属于次也。若能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那肯定是人生一大盛事,可是如今的社会教育制度,总是以考试来煎熬学子,这在无形中抹杀了“快乐学习”的本质。我想,最珍贵与无忧的学习阶段,大概就是幼儿园了吧,因此,家长还是要好好为孩子找一间可以找到快乐的幼儿园,因为错过了可贵的幼儿园阶段,就会步入那痛苦的考试读书阶段,再也难以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我们尤其不要“不懂装懂”,永远饭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为了生存,不得不“不懂装懂”,那也无可厚非,作为一种演说技巧是可以接受的,至于做学问则千万不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文学里,“三”通常代表多,既是,有几个人在一起,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它的优点跟从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则要检查自己,有同样的缺点就要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思并重”,但却比较重视“学”,这一点可以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读书读到连饭也忘记吃,觉也不睡,学习还真是一大乐事呢,若能至此,则已经到达最高的享受境界。可是,我写到这里,却一直想着我那还躺在锅子里,香喷喷的白米饭呢。专注于学习,却缺乏一种“纯思”的能力,因此,就开发不出“创造性”的思维。

四.“反省”的智慧

人们的修养从何而来呢?返身自省也。要是时时反省自己,才能进步。可是偏偏人生能力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反省”。

该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因为不被人所了解而生气,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我,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子,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所谓“得”就是“贪得”,人到了年来的时候,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得。

至于对待“富贵”、“名利”的态度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和名利都是人人的自然欲望,但是不以道德的方法去得到它,就是不对的。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说 :“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算是做执鞭的人,我也愿意。”执鞭之士,是古时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为了财富,孔子连这样的事也愿做,可见,孔子并不象后世腐儒认为的一样,虚伪清高,对财富视如粪土。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财富如果不可求得,就按我的爱好做事。

那么,财富什么时候“可求”,什么时候“不可求”?孔子心中自然有原则所在。这个原则,恐怕就是他所说的道了。合乎道,求得财富是正常的;不合乎道,求得财富是可耻的。

孔子所好是什么呢?好学,好古人之道,所以他发愤忘食,孜孜不倦,晚年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整理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作《春秋》、删《诗书》、序《周易》,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悉心教育弟子,诲人不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今天是最后一堂课,他把“从吾所好”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深明其意,以此为人生的追求,那么就会幸福了。我想,也许因为大家都知道既然在师范大学就读,将来也是会当老师的。当老师,是不能发达的事业,因此就得把它当作是“志业”,是符合自己人生定位于志向的行业。站在这样的一个立场上,虽然不敢清高地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心底总明白自己是跟财富无缘了。那么,老师所赐的“最后一课”赠言“从吾所好”,确实是给同学们最大的鼓励与教诲,只有抱以这样的人生态度,才能够热爱工作,敬业乐业,从中体会出生活的意义,幸福的真谛。

评论

小手说…
有点于丹阿姨的味道~
悠悠说…
于丹很有名,很遗憾我还没读过他的书,想来,应该找时间读一读。谢谢你。

热门博文